念好“润”字诀,共绘“同心圆”
喀什人印象里,广东是共绘什么样的?
疏附县明德小学五年级学生美合日阿依·亚森江眼中,广东有非遗文化——岭南剪纸,同心方寸之间,润“纸上生花”。念好一张红纸、字诀一把剪刀,共绘即可雕刻出锦绣天地。同心
喀什本地厨师纳迪江·吐尔逊眼中,润广东有粤菜,念好以“鲜”字当道,字诀从食材到烹调方式都十分讲究,共绘是同心一门融合百家、博大精深的技艺。
村民阿布都热合曼·伊明眼中,广东“亲戚”热情真诚,不仅带来温暖,解决生活所需,还带领他和乡亲们迈向广阔天地,看到广州塔、黄埔军校等南粤“网红”地标,体验早茶、粤剧等丰富的生活方式。
在疏附县明德小学,以广东剪纸艺术为主题的校园活动,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。
每个人经历体会不同,但结果不一而同——在文化风俗的互动中认识广东,逐渐打开交融团结之门。文化润疆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事关凝聚力和认同感。其中,“润”字是关键,以久久为功、潜移默化的方式浸润人心、增进认同。
新一轮广东援疆工作启动以来,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(以下简称“广东援疆指挥部”)念好“润”字诀,以文化人,让粤新情在交往互动间流淌,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。
润德启智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
美合日阿依是岭南剪纸的“发烧友”。美术课上,她拿着小刀在红纸上雕刻。一节课下来,一幅花纹复杂绵密的作品便诞生了。她学剪纸三年,这门技艺丰富了她的生活。“广东老师教会我剪纸,现在家里的窗花都是我剪的。”她说,剪纸作品有不同寓意,比如团花寓意民族团结。在老师讲解下,她剪过广州塔,萌发了对广东的向往,非常想去见识一番。
以剪纸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喀什地区校园深扎根。
陆婉静是美合日阿依所述的援疆教师,在校担任美术教师并开设剪纸课程。她说,剪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它的传承不仅靠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,更要浸润渗透在日常生活中。“孩子们多了解和学习岭南文化、传统民俗,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传统美德和智慧。”
援疆教师陆婉静教学生们写书法。
蛋雕、戏曲、剪纸、书法、绘画......在明德小学,随处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。该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。学校党支部书记蒋德岭介绍,在援疆教师支持下,学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网红”打卡点,辐射带动全县多所学校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。
在广东援疆教师积极推动下,戏曲舞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受援地学校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和心灵归宿。赓续中华优秀文脉,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连接点,有助于形成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。广东援疆指挥部在受援地不断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。据统计,2023年,在疏附县开展覆盖全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活动20余场次,参与师生2.8万余人次;在伽师县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个;在兵团三师创建600多个传统文化特色课堂。
润心赋能
文化交流的载体不断“上新”
在喀什宾馆,本地厨师纳迪江·吐尔逊带着学徒们烹制粤菜。“粤菜师傅”进疆工程,为他们开启了职业技能的新窗口。去年12月举办的喀什地区首届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上,他凭借一道粤式点心椰蓉糯米糍获得了二等奖,这也是赛场上唯一一名少数民族选手。
“广东的厨师教会我做粤菜。”此前纳迪江·吐尔逊在广东援疆指挥部的组织下,到广东参加粤菜培训班,充实了技能,也点燃对粤菜文化的兴趣。如今,他带领学徒们一起钻研粤菜的烹调手艺,并推广粤菜文化。
广东援疆指挥部组织多次粤菜师傅技能培训,既推动技能援疆,同时也加快饮食文化交流。
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丰富多样的载体,带来交流互鉴的大变化。广东是文化的富矿,粤菜、粤曲、粤剧等“文化名片”闪耀着岭南文明的璀璨光华;喀什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明的交汇地带,充满异域风情的丝竹鼓点、民族歌舞令人好奇又向往。
新一轮广东援疆工作创新打造文化润疆的载体,突出以粤新文化交流为抓手,推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、岭南优秀文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美美与共,用丰富的文化交流滋润心田,增进认同。
喀什地区歌舞团到广东演出。
新疆非遗十二木卡姆亮相佛山秋色巡演,广东醒狮亮相帕米尔音乐节......粤新文化交流互鉴如火如荼进行。2023年,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启动“春雨工程”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新疆行文化交流系列活动,组织以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黄旭华的先进事迹为原型、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获奖话剧《深海》在新疆成功首演,组织喀什地区歌舞剧团赴广州、佛山、东莞三地市开展“山河万里 粤喀同心”感恩广东援疆文艺演出......一次次独具地域特色的演出,为两地观众送上精彩的文化大餐。
精品话剧《深海》在新疆喀什地区成功首演。
文化润疆的载体“上新”在即。今年,广东援疆指挥部将立足阅读数字化趋势,在喀什地区建设“悦读粤有趣”新型阅读空间,将传统阅读和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结合,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,形成兼具科技性、沉浸性、教育性的网红“打卡地”。
润情团结
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“加速跑”
早春时节,喀什回暖,树木抽出绿芽。
在疏附县吾库萨克镇7村,74岁老汉阿布都热合曼·伊明的广东“亲戚”近期上门看望他。他是广东援疆干部的结对户,每次广东“亲戚”到来,他总会提前打扫好家里迎客。“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我。”一见面,他有力地握了握“亲戚”的手。
广东援疆干部的结亲户到广东交流联谊。
“没有广东‘亲人’的支持,我一辈子都走不出喀什。” 阿布都热合曼一辈子在村里务农,自从和广东援疆干部结亲后,他和家人去了5000公里外的广东。 这段旅程,他看到“亲戚们”时常提起的广州塔、黄埔军校等“网红”地标,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方式。他搭乘了去年开通的喀什-广州直达航班。“坐飞机6.5小时就到广东,以前想象不到。”
在广东援疆力量支持下,受援地群众的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。今年1月,明德小学学生乃则热·托合提江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“粤喀同心 足跃团结”粤喀中小学生足球冬令营。“我体验了广州非遗,吃到了早茶,还和广州朋友踢足球。我们约好了,以后要多写信、多联系!”这次冬令营的点滴细节,他时常向家人、同学“炫耀”。
广东援疆组织“手拉手,写书信”等活动,加快两地青少年的交流。
过去一年,受援地1000名学生到广东交流学习,粤喀两地3.5万名学生互通书信。在交往交流交融中,粤新情在互动交往间萌发,不断升华。广东援疆指挥部组织粤新两地各族群众开展多形式双向交流,以夏令营、冬令营、文体赛事、互写书信、联谊活动等形式,做到“手拉手,心连心,一家亲”。
夜幕降临,喀什市篮球公园里人多了起来,打篮球“氛围感”十足。这是广东援建的民生项目,也是全疆第一个民族融合主题的篮球公园。喀什市体育局的教练裁判员张旭时常带着学生球员在这里练球。“场所多了,高水平比赛也会多起来。期待新疆队、广东队能来篮球公园比赛,给孩子们开眼界,让老百姓‘过球瘾’!”张旭说。
“粤绘疆来”系列报道
【记者】袁瀚
【通讯员】广东援疆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 南方网、粤学习客户端联合出品
- ·天籁“乡”音,“潮”涌珠江!广东村落子歌手演唱会燃动羊城
- ·送车间进村、送岗位到户!看,这是梅州脱贫摘帽交的答卷!
- ·“鱼跃国际门”!梅州这家企业观赏鱼“出口通行证”get~
- ·“强势”告知!6月起汽车后排人员不系安全带,罚200!
- ·第七批广东生态茶园认定单元名单宣告
- ·@梅州人,龙舟水频繁上线!这不,暴雨在路上了…
- ·张爱军到梅州城区调研时强调:打造城建标杆项目 推进城区提质扩容
- ·线上招聘成主要手段!今年预计有1.9万高校毕业生回梅就业
- ·番石榴、芒果种植技术教学|绿美广东,村落子种果树
- ·菜篮子“重”了!我市猪价“触底回升”
- ·扎紧巡察权力“笼子”! 梅州启动巡察后双评估制度
- ·梅州东环高速建设迎来重要进展!一波现场图来袭,还有航拍
- ·《简牍探中华》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
- ·4月梅州CPI出炉!同比价格涨幅最明显的是它…
- ·美食地图丨“阿妈喊你转屋夸食饭!”这味道,一口就温暖...
- ·“线上办”“网上办”“掌上办”,梅州法援服务不掉线!
- ·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 中国快递协会:坚决反对
- ·滋味如何?香气如何?16款“嘉应茶”齐齐来斗茶~
- ·扎紧巡察权力“笼子”! 梅州启动巡察后双评估制度
- ·报名开始啦!2020“创客广东”梅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你来战~
- ·最新男足世界排名:中国队排名第94位,在亚洲位居第14位
- ·追踪!梅州这家教育机构突然关张后...有了回应!学员可转课,具体操作→
- ·“一盔一带”施行首日,梅州交警蜀黍蹲点整治!出现好多情景...
- ·参与创建文明城市!市税务局和西山村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创文宣传活动
- ·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 中国快递协会:坚决反对
- ·厉害了!“客家三宝”组合再登广东卫视